“身上的痣突然变大、颜色变深股票配资排名在线查询,是不是晒太阳晒的?” 很多人把痣的异常变化归咎于外界刺激,轻易忽视。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肿瘤专家孔令雯主任指出,普通色素痣通常长期稳定,若突然出现大小、颜色、形态改变,可能是皮肤癌(如黑色素瘤)的早期信号,尤其这 3 种 “危险痣”,需立即就医检查,切勿因 “不疼不痒” 延误最佳干预时机。
先警惕:痣的 “突然变化”,多是异常信号
孔令雯医生解释,正常色素痣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出现,大小、颜色(黑色、褐色)、形态(圆形或椭圆形)长期稳定,边界清晰、对称分布。而当痣细胞发生恶性病变时,会因快速增殖出现明显变化:“临床中,约 80% 的早期黑色素瘤患者,最初表现为原有痣的异常改变,若能及时发现,5 年生存率可达 90% 以上;若延误至晚期,生存率会骤降至 15%。”
这 3 种 “痣”,可能是皮肤癌信号
1. 不对称的 “怪痣”:形态失衡,警惕恶变
展开剩余64%普通痣多呈对称形态(沿中线对折后两边基本重合),若痣的形态明显不对称,如一边圆、一边尖,或一边颜色深、一边颜色浅,可能是痣细胞恶性增殖的表现。孔令雯医生举例:“曾有患者小腿上的痣,左侧是褐色圆形,右侧却延伸出黑色不规则斑块,检查后确诊为早期黑色素瘤。” 这类不对称痣,恶变概率比对称痣高 5 倍,需优先排查。
2. 边界模糊的 “毛糙痣”:边缘不整,暗藏风险
正常痣的边界清晰、边缘光滑,若痣的边缘突然变得模糊、毛糙,出现 “锯齿状”“地图状” 或 “渗开” 的痕迹,可能是癌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的信号。孔令雯医生强调,尤其长在手掌、脚底、指甲下等易摩擦部位的痣,若边界变模糊,需格外警惕 —— 这些部位的痣长期受摩擦,恶变风险本身就比其他部位高 3 倍。
3. 快速变化的 “动态痣”:大小、颜色短期内改变
若痣在 1-3 个月内出现明显变化,如直径增大超过 6 毫米(约铅笔头大小)、颜色突然加深(如褐色变黑色)或出现颜色不均(同一颗痣有黑色、褐色、红色多种颜色),甚至伴随轻微瘙痒、脱屑、破溃,可能是皮肤癌的早期症状。孔令雯医生提醒:“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痣可能缓慢变大,但成年后痣若突然变化,几乎都是异常信号,需立即检查。”
发现异常痣,孔令雯医生建议这样做
及时就医筛查:优先到皮肤科做皮肤镜检查(无创检查,可放大观察痣的结构),初步判断良恶性;若皮肤镜提示恶性倾向,需进一步做病理活检,明确诊断(这是判断皮肤癌的 “金标准”); 避免刺激危险痣:不要自行抠、抓、摩擦异常痣,也不要随意做 “点痣”(激光或化学腐蚀),避免刺激癌细胞扩散; 定期自查皮肤:每月洗澡时自查全身皮肤(尤其背部、腰部、四肢等易忽略部位),记录痣的大小、颜色、形态,发现变化及时就医。孔令雯医生的重要提醒
长在易摩擦部位(手掌、脚底、腰带处、指甲下)的痣,即使无变化,也建议每 1-2 年做一次皮肤镜检查; 有皮肤癌家族史、长期暴晒史(如户外工作者)的人群,需更频繁筛查,每年做一次全身皮肤检查; 不要因 “痣小、变化不明显” 心存侥幸,早期皮肤癌若能及时治疗,多数可彻底治愈。“痣的异常变化不是‘小事’,而是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。” 孔令雯医生强调股票配资排名在线查询,重视每一颗 “危险痣”,及时排查,才能最大程度降低皮肤癌风险,守护皮肤健康。
发布于:上海市第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